提要:红糖“和脾缓肝”、“补血、活血,通淤、排恶露”,是客家人自给自足的营养品之一,呵护、陪伴客家女人的一生。本文从手工红糖与客家女人、手工红糖盛行的原因、几近失传的客家手工熬煮工艺等方面,讲述客家手工红糖。

关键词:手工红糖客家女人熬煮工艺

一、手工红糖与客家女人

自西晋永嘉之乱始,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客家先民迫于战乱、饥荒等渐次南迁至赣、闽、粤毗连地区,他们走进茫茫大山里,辟野拓疆,耕山种水,安家落户,“逢山必有客,无客不住山”。由于田园稀少,土地贫瘠,谋生不易,客家男人多远走他乡,外出营生,女人则留守家园,既要料理家务,照顾老小,又要出门干活,举凡上山砍柴、下地耕种均一肩承担,形成“男外出,女留家;男工商,女务农”互补型的家庭模式。英国学者爱德尔在他所著的《客家人种志略》称:“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。”美国传教士罗伯·史密斯说:“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,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”。漫长的岁月中,客家女人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?如何保持“上山砍柴、下地耕种、料理家务、教育小孩”的体力?走进客家,你会发现陪伴客家女人一生的三件宝贝:红糖、酒娘和蜂蜜,正是因为它们对客家女人的精心呵护,客家女人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,一肩挑起家庭的重担。今天,我们就聊聊陪伴客家女人的三宝之一:红糖。

红糖的原材料是甘蔗。我国最早有关甘蔗的记录出现在屈原《楚辞·招魂》的“腼鳖炮羔,有柘浆些”,柘就是甘蔗,柘浆就是甘蔗汁,说明战国时期就能对甘蔗进行原始的榨汁加工。晋代,竹林七贤嵇康的孙子稽含在其所著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中记录了甘蔗的形状、种植地和当时蔗糖的制作方法。同时期的《南中八郡志》也做了同样的记录,说明甘蔗种植于两广、云贵等南方一带,使用的制作方法是曝晒法,即将甘蔗榨汁后,在太阳下曝晒,蒸发掉水分,留下糖分等固体物质。

传统意义上的手工熬制红糖出现在唐代。大唐盛世甘蔗的种植扩大,消费量也明显增加,原来的曝晒法制糖因为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。贞观二十一年,唐太宗遣使“摩揭它”(现印度比哈尔邦南部),学习制糖技术,大大提高了制糖效率一直沿用至今。手工红糖熬煮法由此而来,从唐代出现的手工土法制糖一直沿用到现在,流传在客家深山里,延续了一千多年。

在笔者的记忆中,客家细伢仔生病了,大人端一碗红糖姜茶让其喝下,驱寒发汗,一、两天便好;女孩们做了小大人,喝红糖水排恶露;日常生活中,客家人蒸红糖酒酿蛋补血补身体;女人们生小孩做月子,喝的第一碗营养茶就是红糖姜茶,月子期间红糖姜茶、红糖酒酿蛋轮番上阵。可以说,客家人无论贫富,家家必备的营养品之一就是红糖。客家有一句老话叫“女子不能百日无糖。”这句话不无道理,据明·李时珍撰著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砂糖(红糖)“和脾缓肝”、“补血、活血,通淤以及排恶露”。“红糖姜茶”、“红糖酒娘蛋”、“红糖水”……红糖,呵护、陪伴着一代代的客家女人甚至所有的客家人。

二、手工红糖在客家地区盛行的原因

人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手工红糖是与客家女人相伴一生的宝贝而不是其它呢?笔者认为原因有三:一是红糖的药用价值高。红糖有驱寒暖胃养肝、补血活血养颜、通淤排恶露的功效,同时红糖中的硒元素含量高,还能延缓衰老,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。二是红糖物美价廉。比起阿胶、鹿茸、燕窝等滋补品动辄几十、几百一克的价格,红糖十几至几十元一斤的价格简直是良心价、亲民价,一般人家都消费得起,老少咸宜。三是红糖多为自制,土法熬制不掺假让人吃着放心。客家地区是红糖原材料——甘蔗的主产区,种植的甘蔗糖分多,有些乡村几乎家家种植甘蔗。红糖补血、活血的作用明显,家家户户的需求量大,红糖的熬煮工艺虽然繁琐,但技术含量并不高,家庭小作坊就能制作,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,红糖是客家人可以自给自足的营养品之一,自己手工熬制成本低,吃得起、吃得放心。

三、几近失传的客家手工红糖熬煮工艺

从唐代使者走进“摩揭它”(现印度比哈尔邦南部),学习制糖技术始,手工熬制红糖渐渐普及并流传开来,客家先民在筚路蓝缕的迁徙过程中,把手工熬制红糖的技艺带进了客家地区,带进了大山深处……岁月变迁,随着工业化、机械化的兴起,很多地方红糖制作已经机械化了,只有大山深处的客家人还在坚守,还在沿用着几近失传的手工熬制红糖技艺。笔者试整理客家家庭作坊式手工红糖熬煮工艺,记录之、传承之:

(一)、舂捣甘蔗

客家地区大多地处亚热带,土壤肥沃、阳光充足,适宜种植甘蔗,是甘蔗的主产地之一,种植的多为含糖分较高的甘蔗,秋冬,甘蔗收割的季节,人们忙忙碌碌穿梭在田间地头,傍晚时分把一捆捆的甘蔗背回家,堆放在院坪里准备熬红糖。第二天早早起床,为熬制红糖忙碌起来……

清理甘蔗。清理甘蔗是第一步,男人首先用刀把甘蔗的头、尾削掉,女人则将甘蔗表面清理干净。

舂甘蔗。客家手工舂甘蔗有两种方法,目前少量使用的是石脚碓舂甘蔗。家庭作坊式熬红糖的大户,家中一般建有一间安放石制脚碓的杂房,舂甘蔗是脚碓的功能之一。脚碓由碓臼、碓杠、碓杵、碓身等组成,碓臼因多为花岗岩青石,亦称石臼,石臼形状呈圆形深腹锅状,深埋地下,仅余10厘米左右臼面高出地面;脚碓利用杠杆原理工作,在距离石臼一米开外设杠杆,深埋地下、仅余50—60厘米高出地面的是两块石柱基,石柱基材料一般与石臼相同,两块石柱基间距50厘米左右,可容一人站立,上方各凿一个小孔,方便隼插两根柱子,两根柱子上方安一根圆木扶手,石柱基的内侧也各凿一个小孔,中间架起一根粗横梁,横梁上装一根一丈多长的方木杠,这根方木杠叫碓杠,碓杠头部装一只长圆形花岗岩石碓杵(有的装一只木杵,木杵下安一只生铁砣),碓杵正对臼心,然后运用杠杆原理,用脚踩碓杠,碓杵那头翘了起来,脚轻轻地一松,碓杵自动地落下,“咚——”,女人把清理好的甘蔗砍成一段段放进石臼里,男人站在碓杠上,踩翘起碓杵后脚一松,再连续不停地一踩一松,碓杵一杵杵锤下舂捣甘蔗,直至把甘蔗舂捣破碎,然后把舂碎的甘蔗及少量甘蔗汁用木桶或其它容器装好备用。当然,因为脚碓多为石匠手工制作,造型虽大致相同,但因工艺不同、取材不一,极少见一模一样的脚碓,据村里人介绍,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还有不少村落的祠堂靠马路边设置一排杂房,安放若干个石制脚碓,这些脚碓大多为一个姓氏专用,是该姓公产,现在基本很难找到了。

另一种榨甘蔗的工具是石糖碌,也称石磙,石糖碌也以坚硬的花岗岩青石为材料,由老石匠手工打造而成。石糖碌一般由两个碌碡、石盆、固柱等组成。两个碌碡呈圆柱形,每个重约公斤,碌碡高约70厘米,直径约60厘米。碌碡上半部凿有左深右浅形状相同、16个下宽上窄不等的上下凹槽,下凹槽宽约5厘米,深约8厘米,相当于齿轮,插入硬木楔固定,相当于轴心,碌碡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八角形孔,直径约20厘米,深约19厘米,顶端的八角形孔用来插进硬木楔做的轴承,底端的八角形孔与底下的石盆隼套。碌碡下端光面无槽,距离底部约10厘米处通凿一个直径约6厘米圆孔,用来连接两侧的石柱或木柱。碌碡底下是一个大石盆,也是用花岗岩打凿而成,大石盆上下平直,左右两侧呈等腰梯形,梯形顶端下凹,下凹处架设树立石柱或木柱,石盆厚约20厘米,四周边缘凸起,中间凿有凹槽,凹槽带短流。榨蔗时,在两个碌碡的上方架设一根木横梁与石柱(木柱)隼接,一个碌碡突出的齿轮对准另一个碌碡凹入槽牵引转动,负责“转碌”的人赶着套上轭的牛,遮住牛的眼睛,牛围着糖碌将两只沉重的碌碡拉动,待碌碡旋转起来后,负责“下蔗”的人将甘蔗连续不断地插进碌碡下端的缝隙,蔗汁顺着石盆的凹槽流入水缸或木桶里。石糖碌压出来的是蔗汁无渣,所以煮糖程序相对用脚碓舂甘蔗的方法更简单,熬糖时间大为缩短,效率更高。因为用糖碌榨汁,需要的人手多,熬糖时间短,缺失煮糖环节,红糖“火气”更旺,红糖的功效更差,改革开放分田单干后用石糖碌舂甘蔗逐渐减少;也因为耕田启用机械化设备,农村的耕牛大量减少,石糖碌渐渐变成了一种摆设,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……如今,石糖碌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几近绝迹了,尚存的有的进了民俗藏家手中,有的进了博物馆,还有的缺棱断角、残破不堪的躺在村里的某一个角落,身上的尘土似乎尘封着当年的辉煌……

(二)煮糖

烧开水。需准备大、小2个铁锅。女人先在大、小铁锅里各烧好一锅开水,然后把大铁锅里的开水用木桶装起来备用。

煮糖。把木桶里舂好的甘蔗提进厨房(柴火灶是厨房的必备条件),倒入准备好的大饭甑里,饭甑放进大铁锅,制糖人(一般为女人)把烧好的开水及少量甘蔗汁从上往下淋入大饭甑里,男人或小孩往灶膛里放柴(一般用木柴)烧大火(灶膛里的火可以管大、小铁锅),锅里水烧开后,转中火,控制火候,烧柴人不时的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jinhuachaa.com/jhcfz/13286.html